科研

智慧九寨溝總體規劃和建設情況

        國家建設部、國家旅游局、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關心、支持、幫助下,在阿壩州委、州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九寨溝管理局堅持把信息化建設作為九寨溝“保護、開發、管理”的基礎平臺,特別是在創建世界級旅游精品的過程中,嚴格按“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分步實施”的要求,立足于“高起點、快發展”,強力推進“數字九寨溝”的建設。

        數字九寨溝體系由兩個部分組成,它們分別是基礎平臺層和應用系統層?;A平臺層是九寨溝信息化建設的基礎,包括數據中心、通訊系統、中心機房、電力系統。

應用系統層包括

1、辦公自動化系統。 2、門禁票務系統。 3、網上游系統。 4、景區CRM。 5、GIS地理信息系統。 6、多媒體展示系統。 7、GPS車輛調度系統。 8、智能化監控系統。 9、環境監測系統。 10、規劃管理系統。 11、LED信息發布系統。 12、九寨溝旅游電子商務系統。

九寨溝旅游電子商務的作用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控制游客數量,提高管理效率,促進可持續發展。

2、促進四川旅行社整體管理水平的提高。

3、吸引媒體宣傳,極大地提升景區的品牌形象。

4、縮短購票時間,改善景區旅游秩序。

5、消除包車中的幕后交易。

6、終止售票廳的擴建,減少員工配置。

7、杜絕假票,減少巨額損失。

        2003年3月9日,“數字九寨溝”項目中的電子商務系統被國家旅游局列為國家“金旅工程”項目——“四川旅游目的地營銷系統”——試點建設項目。2004年初,“數字九寨溝”通過國家建設部專家委員會的評審,被列入《建設部2004年科學技術項目計劃》。7月24日,“數字九寨溝” 申請國家“十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城市規劃、建設、管理與服務數字化工程》的示范項目進行了評審,并獲得通過。

        “數字九寨溝”主要包括景區自然資源保護數字化、運營管理智能化、產業整合網絡化三大部分組成,是九寨溝管理局為更有效保護生態環境,實現自然資源數據收集、分析、傳播自動化的具體體現;是為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效率,實施景區管理運營智能化的具體措施;同時也是為整合旅游資源,創新世界遺產景區保護、管理的產業基礎,實現產業整合網絡化的有力保證。

保護

        九寨溝風景名勝區自正式對外開放以來,旅游影響力在國際上日益提高,為了規劃建設好世界級的風景名勝區,使一流的景區與一流的硬件設施相配套,我局于1985年10月完成了風景名勝區的總體規劃并于1987年1月通過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批準,又于1999年開始了《九寨溝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的修編工作,于2001年10月通過由建設部和省建設廳共同組織的正式評審,并按評審紀要修改完善,現正在報批當中。目前,《九寨溝風景名勝區近期重點建設區詳細規劃》已于2003年6月正式通過省建設廳的評審。

        立足于堅持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思想,總體規劃以近期2000—2005年、遠期2006—2020年為規劃年限,對整個景區在保護培育、核心景區、風景游賞、典型景觀、建筑景觀、游覽設施、基礎工程、居民社會調控、經濟發展引導、土地利用協調等方面進行了規劃,確定了風景名勝區的發展目標,即:“通過對九寨溝自然風景環境的科學、嚴格的保護培育,游賞路線的合理安排,游覽設施的合理建設,居民的合理調控,達到保護—開發利用—管理三環節的良性循環。力爭把九寨溝創建成為從風景質量、保護水平、管理水平、游賞組織到游覽設施水平達到一流水準的世界著名的自然風景勝地?!蓖瑫r,規劃還對景區范圍、性質和目標,景區的分區、結構和布局,景區容量、人口和生態原則等重要問題作了明確界定。在符合總體規劃要求的前提下,我局加大建設力度,不斷健全旅游基礎設施和旅游服務設施,已完工的游客中心、景區棧道、生態廁所、諾日朗旅游服務接待中心工程等一批重點建設項目及正在施工的藍天停車場及附屬工程、景區公路整治工程等一批在建項目,共投入基建經費約502594027.83元。在改善景區交通、通訊、保護生態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景區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又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1、人行棧道

        為實現人車分流,保障游客安全,減少塵埃和游人活動對海子的影響,景區架設了60余公里的木質人行棧道,既方便了游客觀景,又有效地保護了景區生態環境。

2、諾日朗服務中心

        九寨溝風景名勝區是世界旅游精品,在世界上知名度極高,每年都要接待數百萬的中外游客。諾日朗處于九寨溝風景名勝區的中心位置三叉路口,大量的游客須在此旅游中轉、休息、用餐,因此我局投入大量資金修建了諾日朗旅游服務中心及附屬工程,該工程總用地3.6萬平方米,集景區投訴、救護、治安、消防管理、旅游紀念品銷售、游客休息和餐飲于一體,高峰日要滿足上萬人的就餐需求,是九寨溝景區唯一的綜合性服務場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另外,為避免對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諾日朗旅游服務接待中心污水池以罐裝形式運至溝外牙扎污水處理站處理,達到零排放。在該工程施工的過程中,由于九寨溝冬季寒冷易凍,現場作業面狹小,反復運輸困難,因此整個建筑全部采用輕鋼結構構成主體,既保護了環境又縮短了工期,不僅結構形式獨特,更加符合景區環保的需要。此工程獲得了全國鋼結構協會頒發的“金鋼獎”。

3、綠色生態廁所

        為了加強對景區廁所的建設與管理,我局與森奇瑞環保產業公司合作,率先在景區大規模引入“綠色生態旅游廁所”,并在2001年10月前拆除了景區內所有的旱廁,一年內在長海、鏡海等游人較密集的地方建立了國內先進的智能型全自動免水沖環保型生態廁所。該廁所采用電子監控、自動更換保潔用袋,排泄物通過自動打包后,由專用清潔車運往景區外糞便處理場進行處理,達到了景區環保的要求。

4、景區智能化建設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旅游業的發展,人們對九寨溝旅游質量、管理、安全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和加大。為滿足要求,景區農網建設和景區智能化管理系統建設工程于2001年開始動工。智能化建設就游客、景區容量、景點設施等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通過較為先進的方法進行監測分析,旅游評估,以便及時調整和保護。景區農網工程完工以后既能保障溝內旅游、智能化建設等的需電,同時也替代了影響景觀的散亂電線。在整個工程中要求不能破壞景觀,尤其是地貌、植被、水體。一旦局部地方對樹木和灌木、花草有所破壞,做到及時恢復,嚴禁就地取沙石料。

5、景區公路建設

        游客數量逐年增加,由于原有景區公路路面狹窄,一些路面破損嚴重,我局相繼對這些路段進行了加寬和路面整治,但零星的整治已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客流量的需求,特別是黃金周,車輛擁擠,人車混雜,大大降低了車輛的運行能力,存在安全隱患。為此,我局又于2003年開始對整個38公里長景區公路進行了整治,整治后的公路等級為山嶺重丘區二級公路。在施工過程中,為了保護景區環境,提出了“最小程度的破壞、最大程度的恢復”,在保質量、保進度、保安全的條件下,達到“舒適、生態、精品、示范”的目標。目前,該工程已經全面竣工。該公路的建成切實改善了車輛運行堵塞狀況,緩解了營運壓力,并有效地減少了因車輛運行帶來的塵土污染,提高游客觀賞的質量,從根本上改善風景區的交通安全狀況。

6、生態環境建設

        為了徹底解決景區內環境污染問題,保持九寨溝原有古樸的村寨風貌,防止九寨溝緩慢城市化現象,根據總規要求,將景區內的居民經營活動外遷并拆除所有經營性房屋,拆除面積達十萬平方米,拆除后的房屋空地全部建成綠化帶,恢復原始地貌,創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氛圍。

7、保護站

        為了保護好九寨溝,及時進行生態監測、火情監控和打擊偷獵野生動植物資源的違法分子,我局在溝內分別修建了長海、原始森林、則渣洼、扎如4個氣象觀測站和日則、長海、樹正、荷葉及扎如5個保護站。

8、山地災害治理

        九寨溝泥石流治理等山地災害治理自1984年制定了第一次綜合治理規劃方案,1985-1997年先后重點治理了有危害的14條泥石流溝,修建攔擋壩工程52座,包含有攔沙壩、格柵壩、柵攔壩、縫隙壩、濾水壩和谷坊壩等。排導槽長500米,停淤工程172米,公路便橋兩座以及生物措施等。通過治理,各泥石流地段的生態正恢復正常,大大避免了地質災害的破壞,取得了顯著的生態效益。

好男人直播在线影院,奇米777在线视频,西瓜影音在线,粉色视频在线看